面對夢想,幾歲開始是太慢了?是說你覺得自己太慢了?還是太害怕了?

最近幾個學生找我晤談,都是攸關於未來與夢想的議題。
茫茫人生路上,抓不到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A女,心理測驗屬於藝術型人,但是覺得自己不想念設計,原因是覺得念設計太累,以後可能會找不到高薪工作,賺不到錢,「我喜歡畫畫,但是我不想要當飯吃,可是除此之外,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
B男,心理測驗屬於助人者型,當初因為大學選科系覺得電子電機類科比較有前途,以後可以進竹科園區,但沒想到念到畢業找工作對工程師這個職業一點興趣都沒有,最近找了一個餐廳當儲備幹部,但是內心異常焦慮,坐在我面前不斷喃喃自語地說:「我覺得自己這樣很不應該,我該怎麼辦?我已經快要25歲了!我浪費了很多時間!」
一個在選科系前把「錢途」當首選把興趣放後面的B男,最後發現做不了「錢途」那個工作認為「興趣」比較重要,跟一個選科系認為「興趣」沒有錢途,想要選「錢途」不選興趣的A女。說真的,我很想要介紹這兩個人認識一下。互相分享一下彼此的想法,也許他們可以在對方身上看到當年的/未來的,那個自己。

面對夢想的時候,你擁有什麼?你想要跟心理諮商師聊你的未來?那你可能需要先聊一下你對自己有多少的認識。

許多的時候要不到答案,是因為對自己的不了解與不信任。
而那個不信任,來自於恐懼。你不知道自己到底想怎樣、不相信自己可以(其實大多是有點想法的,但是有更多的「可是」),所以你遲疑了,你開始想要退縮,你開始站在天平的兩端,搖晃。然後自此開始了那一段搖搖晃晃的路途,開始在顛頗的路上,一直對自己喊話,一邊質疑一邊走下去。
這時候通常我會做一個有趣的提問:

你對於帶著質疑這樣一天過一天倒是沒有什麼害怕,但為什麼害怕放手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你怕這夢想錯了?還是太慢了?但是你卻從沒有質疑這樣一天過一天的日子?你沒有質疑過這樣錯了?是嗎?

我通常獲得的答案是:楞住,許久不能回我話。然後回答我:「好像沒想過這個問題。」
不然就是:「我就是害怕這樣一天過一天,所以我來找你。」
JO:「所以你的意思是一天過一天的害怕比較能忍受,比起放手追求夢想,這比較不讓你害怕,是嗎?一天過一天比放手追求夢想,錯的比較小?是嗎?」
(楞住,again)「……好像沒想過這個問題。」
人生路上,需要的是練習。非常多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更多人是透過很多的摸索、留意自己的一切才發現自己所想要的。如果只是一直想,那也只是想法而已。有些人要非常確定才要跨出去,才要進入那個領域。但是有多少人真正確定了什麼?確定能成功?還是什麼?很多人連嘗試都不想要,是因為害怕失敗。但是失敗又怎樣?在失敗中如果學到對自己的多一點了解,這樣算是失敗嗎?

在夢想的道路上,受傷或者不受傷,是跟自己的課題,跟別人沒有關係、跟外在沒有關係。勇氣如是。

我說。
人生際遇,相遇分離。
張開眼睛,用力傾聽。
不管受傷或不受傷,有夢就應該要努力追求,
恐懼才見勇氣;挫折淬煉智慧。
只需要告訴自己,
只需要告訴自己,
「我有夢,不怕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