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憂旅店自去年九月之後都沒有人投書,現在2020年第一封投書來信就是問:「我的家人跟我的政治立場不同,我很愛他,但是我實在沒有辦法接受他的想法,怎麼會這麼愚蠢?我沒有辦法接受自己愛了一個愚蠢的人!我覺得我好像有點過分了?但是這是我真實的想法,我應該如何告訴自己這沒有關係?」
首先楊JO必須要感謝投書者這麼誠實的、坦率的告知真實想法,有很多人走進諮商室也不會這麼直白、誠實的(是的,諮商室裡也是有謊言的)。
然後,我笑了。除了笑投書者很直白以外,還有感謝。謝謝投書者,雖然是因為最近政治選舉的大日子快到了,但其實親密關係裡,到處都可以看得到類似這種概念,不是?夫妻結婚多年了,但還是為了小孩教育的看法大吵,一個說要嚴格的控制小孩的脾氣,另一個覺得小孩時常發脾氣是正常的。情侶在一起,一個很多話,一個比較自閉,兩個總覺得這樣有點不好,每次都是話多的在主導,但是話多的又覺得自己這樣太強勢了,並不喜歡這樣的自己。比較自閉的沒有辦法接受另一半老是喜歡呼朋引伴,想要分手但是又放不下多年的感情?

投書者問:「我沒有辦法接受自己愛了一個愚蠢的人!如何告訴自己沒有關係」?
那我想要問的是:「請問你尊重你自己嗎?」

其實在親密關係當中,很多的問題都是因為「尊重」。
我們很常談到「尊重」,從小老師就教我們要「尊重」,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檢查,會發現在親密關係裡面並不適用。最近很火紅的「82年生的金智英」這部電影就是,金智英的老公問金智英:「你要不要去健身,對身體好?」金智英跟她老公說他想要去對面的麵包店兼職工作,並不會影響到孩子,但是她老公說:「你現在的狀況…不…你不要做…又沒人要你做那種兼職!」
金智英的老公因為發現老婆金智英精神狀況不是很好,所以反對,但是他「自己認為」健身應該是個不錯的選項,可是其實老婆金智英是「想要工作」。
其實念了心理學以後,更是發現這個世界就是以自己的「認為」在運轉的。而且有很多人,應該是說大部分的人都覺得這些「自己的認為」是「理所當然」。這樣也就算了,有部分的人還要把這些「理所當然」套用在別人的身上,然後會發現痛苦自此就開始了,而且通常這樣的痛苦指數還蠻高的。
講到「尊重」這個話題的時候,我都想到我唸研究所之前,「自己認為」運轉我的世界,雖然我的外國朋友們都一直跟我說來台灣對台灣的馬桶很有意見,因為我們是蹲式的,他們都跟我抱怨蹲式馬桶,但是我卻覺得蹲式的比較衛生好嗎?我倒覺得每次去國外上廁所覺得很困擾,一堆都是座式的,被弄髒的時候是要怎麼上?我還有陣子覺得臺灣應該撤掉座式馬桶!後來我的媽媽腳部受傷了,不能蹲,有一次我們出去玩,上廁所的時候那邊通通都是蹲式的,媽媽才念說怎麼辦?她蹲不下去沒有辦法上。我那個時候才赫然發現,我的「自己認為」運轉的實在有點誇張,只有想到衛生問題,根本沒有想到有這一天,或者哪天我老了不能蹲,是要怎麼用蹲式的馬桶?從那次以後,我會開始檢視「自己認為」的想法有多少,也會問自己還有多少「自己認為」的症頭在作祟?

所謂的尊重,是指你清楚知道你與別人的不同,並且接受它,擁抱它。

情侶兩個人個性完全不同,想法也不同,如果雙方都要對方像自己一樣,這樣的關係有多痛苦啊?親密關係就像是雙人舞,一個人有時候進有時候要退,兩個人要有辦法協調才行,否則都是一方退或者一方進,這樣的舞步會美妙嗎?這樣的關係會美妙嗎?我真的很質疑。像上面所舉的例子,一個比較外向,一個比較自閉,外向的要自閉的學著去交際,但是自閉的覺得沒有必要而且很痛苦,自閉的要外向的學著關起門來一點,不要那麼外向,其實兩個人都是痛苦的。但是如果他們各自都學會「尊重」,讓外向的去呼朋引伴,讓自閉的可以放心做自己,互不干涉且試著欣賞,那麼關係不就可以很好了嗎?

不懂尊重別人的人,其實不尊重的是自己。
尊重是一種修養,也是一種層次。

所有的關係,都是與自我的關係。外在世界的一切,都是讓我們看到自己的內心世界。你沒有辦法接受別人與自己的想法不同,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尊重,所以我會大膽的假設:「你沒有尊重他人,其實你也沒有尊重自己。」也許現在的你看到這邊會想要反駁我,但是反駁之後或許你也可以仔細想想,有沒有可能有什麼事你沒有看到的?你說你沒有辦法接受自己愛了一個愚蠢的人,那麼我會分外的想要問:「你接受自己愚蠢嗎?」我猜想你應該是不太能接受自己的愚蠢。但是接受自己的愚蠢也是一種尊重,你有想過嗎?

不知道今天的解憂旅店會不會讓旅人越不敢來投書,哈哈。但是這個世界是這樣的,所有的關係,都是自己與自我的關係。我們會在外在世界的問題中看到自己內心世界的問題。所以如果一個人的核心問題是「沒有辦法接受自己愚蠢」,他會發生在朋友關係、親密關係、親子關係,一再不斷的重複出現,以不同的事件,直到當事人看見了真正的問題。
解憂旅店,我們下次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