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提出了「個體化」(individuation)的過程,他認為個體化是為了讓個體的「自我意識」獲得更寬廣的發展,即朝向「自性」(Self)的歷程,也因此讓人格發展越來越完整。

這個禮拜的旅者投書問的是「不知道自已的人生要什麼的時候到底應該要怎麼辦?」。
雖然對於投書者的背景完全不知情,但我想要說的是我在輔導實務中與自己本身經驗裡看到的普遍現象。
知道自己要什麼樣的人生是屬於一個個體依照自我意識所發展出來的結果,它是一個很大的課題,對某些人來說這很困難,尤其是與爸媽的關係太好或很不好的人。乍聽之下好像沒有什麼關係,「我要的人生跟我爸媽是什麼關係?」,其實有很深的牽連,只是很多人一直在往外尋找答案,一直不斷的嘗試不同的事物,其實答案在內心裡。
你與爸媽的關係是怎樣的?是疏離的嗎?還是很緊密的呢?你的爸媽決定了你的什麼?

榮格認為個體化的過程透過兩個活動可以完成:分離(separatio)與合體(coniunctio)。
分離是指不僅是分解個人對於外在現實角色的認同,也分解基於心靈本身最原始、重要的內在人物。合體則是指持續關注在夢境、共時性事件、積極想像所出現的集體無意識的原型意象。
榮格說:個體化的概念在我們心理學中扮演不可輕視的角色,它指的是個體存在賴以分化和形成的過程,它尤其是指個體的心理發展,因此個體化是一種分化的過程,它的目標是個體的人格發展。

與爸媽的關係太緊密或太疏離都會讓個體的「個體化」過程造成困難,太緊密的人一輩子都太過於在意爸媽的認同,太疏離則相反,有些太疏離的人會「故意」選擇爸媽不認同的道路,非關自己本身的意願。
與爸媽的關係在榮格的「個體化」中活動裡佔有重要的角色。你意識到了嗎?

有些爸媽很有想法,會試著把觀念灌輸給孩子,孩子有些會「內化」成自己的想法,我曾經有學生國中就立志要當教授,因為爸媽是教授,也有立志要當醫生,當然也是因為爸爸或媽媽是醫生。「內化」成功的當然無妨,「內化」有困難的可能就苦了,開始掙扎與痛苦的分裂。
有些爸媽很自由,孩子卻沒有想法。其原因是因為爸媽很少讚美或認同孩子,所以孩子 一直不知道要做什麼來得到父母的認同?
有些爸媽很憂心,孩子會容易轉而憂鬱,例如覺得公職比較穩定,但是孩子不覺得自己適合公職,老是覺得自己不成材,開始打擊自信,後來變憂鬱。

想要知道自己的人生到底要什麼?先檢視並經營一下與爸媽的關係吧。你有怎樣的爸媽?他們加注在你身上的東西是什麼?你認同嗎?還是不認同呢?
還是你認真的在使你的爸媽認同你呢?但其實他們一點都不想認同你?

楊JO是個很晚才意識到這種「分化」重要性的個體,大概活到30歲了,念了心理研究所以後才開始正視這個問題。楊JO的爸媽養我養得很好,關係緊密,但是從小一直想要楊JO當老師,在念心理研究所之前一直是位英文老師,楊JO的爸媽希望穩定,所以希望我去考學校的正式老師。我一直很抗拒(如果你當時就問我為什麼我會說我根本不知道),只知道當英文老師很累但一直說不上來好像少了一點什麼?(基本上我選擇外文系是因為要環遊世界不是因為要當英文老師,噗。)我把時間都留給學生,然後還有報名考試,結果累到沒有辦法去的窘境。可能我個性有點叛逆,可能發現自已對於太過於傳統的東西沒有辦法接受(公立學校對我來說有點可怕?我好像考上了會被綁住?天阿!我可不要!),反正一直拖(幾年了沒去考過聯招也太誇張?)。

後來念了心理研究所(這是另外一段故事,反正就是陰錯陽差),發現自己比較喜歡心理學,又因為要符合爸媽的想法,所以變成了「私立」(表示比較自由,要走要離開比較沒有那麼困難)學校的輔導老師(這應該是平衡了自己與爸媽的作法)。念了研究所之後,認真的去面對了與爸媽「分化」重要性,開始去探索內心真正的自己,才發現我原來是個怕被綁住的個體,所以後來毅然決然待在私立學校,而且待的很開心。我想,每個人都必須要去了解自己與爸媽之間的關係,才會有助於發展自己的人生。

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到底想要什麼?想要怎樣?在開始在外找尋答案之前先關起門來,對自己坦白。檢視一下與爸媽的關係,你願意花多少心力「分化」?其實所有的小孩(不管你幾歲),都必須要面對與爸媽「分化」的過程。有些人很順利,有些人一輩子都在裡面無法分開。在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之前,先與爸媽來一場角力賽吧!
祝福所有的旅者,順利「分化」,完成「個體化」,可以追求自己要的!

解憂旅店我們下次見囉!